
2010年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郭添財的政見 © drkuo
京都就是京都;台南就是台南。當我們選擇性地拿嚮往的異國與自己類比而陶醉不已時,究竟是缺乏自信,還是自信過度?
還好這句口號最近比較少聽到了。或許很多人覺得向日本人解釋台南在台灣裏的位置時這句很好用,但是「台北等於東京」、「台中就像名古屋」、「台南就是京都」的這種說法,常讓我在面對日本朋友時渾身不自在。這種不自在的感覺和媚日或自卑無關,因為我一直在追求的就是台日間「對等」的友誼和交流。但是號稱「台灣京都」的台南,立埠以來的歷史卻比京都的一家糖果店歷史還短。
這當然不是說歷史長的地方就比較高尚。
2010年底,一場在台南的選舉結束後,我有幸向當選人呈報了對於文化觀光的建議。當時我只提出了日本友人給我們的建議,那就是他們不解台南猛推鄭氏政權和清國統治的各種文化,卻忽略了台南日治時代的豐富遺產。後來我重回日本準備博士論文,不知不覺中,台南也慢慢有了更濃厚的日本氛圍。到現在,台南似乎成了台灣人要尋找日本風情的最佳去處;各種「日式」、「和風」的軟硬體服務和景點大量出現,也讓台南除了美食之外,成為名符其實的「文化古都」。對於這樣的變化,除了開心之外,其實我也帶著些許的擔憂。

即使在日本時代,台南也是以台灣在地的文化首都自居。(廖明睿提供)
我出身台中,對於台中這座以「貓科猛獸」聞名的霓虹要塞卻長年號稱「文化城」的複雜感受從不陌生。但是這個孕育出大家樂和泡沫紅茶店的消費型城市,以中正路為首的舊市區卻保存了極多的日治時代建築,在難民美學轟炸的歲月裏,我們仍然很慶幸有這些街景陪伴著一起長大。在台南成功地以日治文化資產贏得好評之後,慢慢的像「天外天」等文資爭議也開始受到大家的重視,台中也走向了恢復城市美學、重視自己歷史的道路上。
相反地,台南雖然到處充滿了日本(?)風情,但是我們仍然得面對中國城拆除後連個舊魚市場想要保存下來,都好像得和一干相關人等拚命的窘境。甚至就算我們知道舊市區那排美麗的舊洋樓,如果拿掉惡俗的廣告和「紅美黑大扮」的帆布後將是如何的耀眼,但屋主們依然會一句「我要作生意」,然後讓那位半老徐娘(是的,她的英文暱稱是「S」)戴著我們可能一輩子也買不起的外國手錶,挺著那組臉繼續成為隔絕台南市民和歷史文化間的那面廣告扛棒。
或許很多外地人把台南想像成大家都很重視文化的歷史古都,其實並非如此。
以下是我在2011年時的親身遭遇。在市議會的辦公室裏某個應該是議員助理的仁兄跑來和工作人員聊天,非常認真地這麼說道:
「我覺得那些什麼古蹟啦文化資產啦都應該拆掉。台南就是被這些老房子阻礙不能蓋大樓才會一直發展都跟不上台北。」
當然,重視傳統和文化並不是單純的懷古趣味而已。就像京都聞名世界的祇園祭之所以能夠維持長久傳統,就是靠著京都「町眾」、也就是商人的財力支持才能成為今天的驕傲。所以文化絕對不能脫離一般民眾的生活,而經濟就是生活的主要組成元素之一。今天我們之所以會堅持保留這些文化資產,不只是單純看到老東西放在那邊就好爽好開心我好有氣質這樣而已,尤其是專攻民俗學多年後,我很了解許多的「傳統」根本不是不可撼動的,有時候也不像大家所想的那種自古以來就一成不變至今。在那邊打著「堅持傳統」大旗而抗拒各種新形態事物或改革的人,很多時候就只是害怕自己熟悉的事物消失然後就覺得自我被否定的「懷古症」患者而已。

頹圮的日本時代台南西市場旁,出現一座近年因商業活動而出現的鳥居,曾經真實存在的日本與現代的日本幻想在台灣各地共存著。© 馮大衛

已被拆除改建,現為政大書城的宮古座造型優美,是台南的日本建築代表作。(廖明睿提供)
作為一個移居台南的新台南人,當然也有自己對台南的想像。這個夢想就是台南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思考我們自己的本質是什麼;思考我們對外時要展現什麼樣子;思考什麼才是台南的根本價值、什麼是需要與時並進的觀念。當這些思考都確立時,或許我們就不必再有這麼多衝突,也不會有這麼多笑中帶淚的「笑話」可以聽。
幾年前某位「懷舊大師」對於所謂國慶活動大表不滿,而其他朋友對他的不滿表示太政治化之後,他開始認為攻擊他的朋友們都是不愛國的「惡魔黨」。但有趣的是,這些惡魔黨平常在懷念另一個時代時,都被大師的擁護者罵成是「皇民」「倭奴」。我實在想幫這些惡魔黨說說話,那就是惡魔黨們其實並不全都是因為政治意識而反對大師的言論,而是大師總落入那種台灣在一九四五年之前宛如無人島的論述。
其實,惡魔黨對於大師所懷念的,和「國慶」時他不滿被消失的元素,大概只有一個不滿而已——就是「醜」。

在台灣引發熱議的日本雜誌《BRUTUS》台灣特集以台南國華街為封面,呈現出與許多台灣人不同的視角。 © BRUTUS
這就是我們,也是我夢想中的台南應該更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東西不是舊的就好,因為舊東西也有醜的,而且巧合地都發生在一個年代之後。如果台南真的變成「小京都」我並不會太高興,就像我去橫濱實在不會特地想去看中華街一樣(雖然中華街早已發展出和中國、台灣不一樣的風貌)。我夢想中的台南不會再是台灣的京都,而是台灣的台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台南。前提是我們必須不停思考「我們到底是誰」、「要走什麼樣的路」,而不是日本好漂亮京都好典雅我們就搬那一套回來而且還學得像次級品一樣。至於中華民國美學就丟進博物館懷念就好不必再發揚光大了。
理由也很簡單,因為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