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個佛教文化百花齊放的國家,兩千多年來,不同時期從中國、朝鮮半島傳入的佛教,在日本傳衍發展至今,形成了13宗56派,多元多彩的佛教面貌,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面向。在日本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16項裡就有六項是以佛寺為主體或寺院占多數的情況,其重要性可以想見。本回就略為介紹一般旅行者容易親近的層面,以窺日本佛教文化之一斑。
佛像

位於高德院的鎌倉大佛 © Maarten
佛像是佛教徒供養禮拜的對象,但其本身也是教化的「工具」,從手印、表情眼神、持物開始,乃至與其他菩薩、明王像的組合排列,都蘊含著不同意義,可謂「無聲說法」。而與漢地的佛像相比,日本的古佛像幾乎少見重新髹飾,而大多保持其歲月斑駁的痕跡。另外,日本佛像有所謂「玉眼」的特殊技法,即在佛眼的內側嵌入水晶薄片,讓眼睛顯得晶亮有神,表現出慈眼視眾生的逼真風貌。近幾年來,佛像也進入許多年輕女性的欣賞視野,還衍生出流行語「佛女」一詞。如鎌倉高德院的「鎌倉大佛」、奈良興福寺的阿修羅像、京都東寺講堂的帝釋天像等,都是人氣標的。除了市面許多導覽、鑑賞書之外,電視台也曾製作專題節目如「TV見仏記」、「仏像大好」等節目,帶領讀者進入浩瀚的佛像世界。不管是作為信仰,或是個人教養的充實,或是心靈療癒的需求,這都值得我們深入玩味。
庭園

京都龍安寺枯山水 © IZURU KOBAYASHI
中國古來即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說法。而日本人透過營造庭園以融攝自然風光的技術,更是舉世聞名,因此寺院中的花木之美、林泉之幽,就成了必備條件。而在禪宗傳入之後,寫意的枯山水出現,用象徵水景的細礫與刻意堆放的石組,藉以展現靜寂、幽玄的美學,而枯山水石庭也就成為了禪宗寺院的特色。其中最著者即為京都的龍安寺。除了庭園,寺院也是賞花與品味四季流轉的重點場域。就以國人最熟悉的櫻花來說,名所就有:京都東寺的不二櫻、京都最晚開的仁和寺御室櫻、秀吉曾賞花的醍醐寺、和歌山縣的根來寺與紀三井寺等;紅葉則有京都的永觀堂、東福寺、比叡山等。關於花卉名所與寺院的花曆,專書及網站資料均不少,甚至有寺院結成「関西花の寺二十五霊場」,讓愛花人有按圖索驥的樂趣。
歷史
許多寺院由於歷史悠久,自然成為諸多事件的見證者。剛性的如高野山金剛峰寺中豐臣秀次切腹之地的「柳之間」;奧之院諸國大名的供養塔、家族墓。還有幕末新選組墓所所在的京都壬生寺、以忠臣藏故事為後人所謳歌的赤穗義士們位於東京泉岳寺的墓所等。柔性的如平安朝著名美女小野小町曾住過的京都山科隨心院、《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舊邸宅的京都廬山寺,都是值得歷史文化愛好者探訪駐足的地方。
巡禮

四國遍路的巡禮者。© D@kappa
由單一寺院,進而發展到系列寺院的參拜行程,在日本稱為「巡禮」或「巡拜」。這是指串聯一定數目的信仰重鎮或靈顯聖地(統稱「靈場」)的參拜方式,最早出現的組合是「西國三十三觀音」,而近年來在海外開始引起注意的,則是與弘法大師空海相關的88所寺院,通稱「四國遍路」。巡禮者大半需穿著特定服飾,按照順序或徒步或搭車,一一參拜系列寺院。在過去,巡禮者的動機或為贖罪、或為治病、或為許願、或為亡者供養,近年來則多了自我追尋、體悟人生、或作為挑戰和獲得成就感的歷程。
紀念品
在寺院可以獲得的紀念品,包含了台灣人熟悉的御守,以及少數內行人才知道的御朱印。御朱印又稱「納經帳」,是過去寺廟頒發給抄經獻納的參拜者的證明,時至今日,則演變為寺院以及神社參拜證明的功能。對於習慣留下到此一遊、打卡集點印跡的人來說,御朱印是個極富文化氣息的選項,只有親身到達現場,而且專門為你而寫並註上日期的御朱印,當下即是「一期一會」的況味吧!一般應在參拜完畢之後,持請自備的「御朱印帳」交由納經所或寺務所的專門人員書寫,並付費用(大多為300円),也有少數可在參拜前交付,參拜後取回的。

高野山的僧侶為遊客書寫御朱印帳。© Tim Notari
御守則是大家相當熟悉的日本文化小物,作為心靈寄託或朋友間相互贈答,是非常能傳達心意的禮品。御守的基本型為紙張或木片上書寫著諸如經文、咒語、神佛號或守護的語句,並裝在錦織的小布袋裡。跟台灣的過去千篇一律的紅色香火袋相比,日本御守的形式相當多樣化,並有功能的分化,如交通安全、厄除、安產、學業成就等,在日本還有眾多相關圖鑑供愛好者參考。
市集

京都東寺的「後七日御修法」行列,這是真言宗最高規格的護國法會,圓滿日會開放給一般人參拜。© 曾友志
喜歡逛街尋寶的人,在寺院裡也可以獲得滿足。在日本有「緣日」一說,即指與神佛有關連或與其結緣的日子,就如同台灣的例行廟會一般。民眾相信在此日參拜會有特別的庇佑,寺院也多會在此日舉行特別的法會,當大批信眾群集而來時,商業活動便隨之而起。聚集的地攤、市集,成了參拜之餘的娛樂活動。最知名者為京都東寺每個月21日的骨董及綜合市集——「弘法市」。其他如每月2日京都的安樂寺、八日的因幡藥師(平等寺)及宇治萬福寺、15日百萬遍知恩寺的手作市集、每月第1週日的隨心院小町手作市集等等,都是交流與尋寶的好去處。
宿坊

許多禪宗寺院都有提供坐禪指導或體驗活動,圖為一般不對外開放的妙心寺東海菴。© 曾友志
電視節目有「田舎に泊まろう!」(台譯:來去鄉下住一晚),而「宿坊」的存在,就提供「お寺に泊まろう」(來去寺院住一晚)的奇妙體驗。宿坊原為寺廟提供信徒參拜留宿或僧侶自身的住宿設施,後來便逐漸甚至積極地對一般人開放。由於宿坊大部分係由寺院自身所經營,設施經常無法與商業旅館相比,但住宿在寺院中,由聽聞住職的法語開始,參與早晚誦經、品嘗精進料理,甚至有寫經、坐禪、冥想等修行體驗活動,是給現代人一個脫離繁雜的生活步調,體驗不同於日常生活感受的好機會。
進來寺院走走吧,您將親身體驗到更深層的日本佛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