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日氛圍中凋零的日治遺產

©陳坤毅(翻攝自薰風第8期)

 

回顧這些日本時代文化資產的爭議事件,有些是因為文資法修法揭開的行政程序問題,更多則是主管機關與產權單位長久以來不重視文化資產的觀念造成因循苟且的處理態度。

 

近年臺灣重新審視看待日本時代的史觀,以往不被重視或被刻意忽視的日本時代建築,重新被挖掘埋藏的身世,甚至被重新包裝定位再問世,以懷舊或日本連結作為賣點——有在名稱中加入始建年代如「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或加入原始名稱如宜蘭「THE WALL賣捌所」,或兩者皆有如臺南新化「1934街役場古蹟餐坊」等。但在這些幸運經過活化再利用的案例之外,大量戰前遺留的建築仍急速消逝,顯示社會和歷史空間共存的觀念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全臺各地近幾年消失的日本時代建築,除了多元的建築機能被替換成識別性低的刻板樣貌,其實也是忽視考察過去人們生活方式的證據,導致對歷史的理解程度難以深刻累積。

 

新化街役場©陳坤毅。(翻攝自薰風第8期)

 

二〇一二年臺南新化郡役所官舍遭拆除;二〇一三年臺南友愛街原稅捐處官舍遭拆除;二〇一六年新竹州保甲修練所宿舍遭拆除;二〇一七年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官舍群遭拆除;同年高雄旗山分局長宿舍遭拆除。這些日本時代不同單位的官舍,見證日本人在集體遷徙至新領土並設立複雜行政制度的過程。為滿足大量移入臺灣的行政、技術官僚體系或軍職人員的住宿,採取規格化住宅生產的政策,這樣的系統性營造遍佈全臺,且在改朝換代後難以再現,拆一棟就少一棟,理當被視為稀有資源而被珍視,然而在戰後漫長的歲月中被視為普遍的一般住宅而未受到妥善保存,但近年日漸受到重視,全臺頻傳「搶救」,各地也不乏成功保存活化的案例。

張拔故居©陳坤毅。(翻攝自薰風第8期)

 

此外,也有臺灣人菁英的住居消失。二〇一七年二月,瑞芳林齒科遭拆除;同年六月麻豆鎮長張拔故居遭拆除;隔年苗栗後龍陳愷悌故居也遭拆除。林齒科原為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警察官吏駐在所,戰後由地主蘇家租給林恩墻醫師,開設瑞芳第一家齒科醫院,門口兩根洗石子石柱為其特色。以往治理管控地方的地標,在戰後成為德高望重地方頭人的診所,是有趣的地標象徵意義轉換案例,後來雖然年久失修閒置,但居民自發整理環境,一直維持良好的環境品質,無奈仍遭地主拆除。

 

張拔曾任三屆麻豆鎮長,故居建於一九三六年,三合院的格局加入西洋裝飾,閩洋混合風格反映臺灣仕紳維持傳統生活方式與追求摩登的雙重需求,卻也在官方勘查評價不及的情形下遭拆除。

 

位於後龍車站旁的陳愷悌宅,已於2018年被拆除。(翻攝自薰風第8期)

 

戰後苗栗首屆議長陳愷悌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法律系,宅邸是位於後龍車站附近的近代建築精品,也是多年來文史界僅能遠觀的夢幻逸品。少見的德國式山牆乍看像是歐洲莊園府邸,外牆與山牆模仿石砌的浮雕裝飾細緻精美,院內有開放給在地居民使用的運動場,包括單雙槓、沙坑、網球場、滑梯等一應俱全,一九三五年大地震時也曾收容災民。因一直以來尚有人居住,去年傳出出售消息後筆者也不敢廣為宣傳;今年五月初被人發現最具特色的精美山牆遭到敲除,民眾通報苗栗文化觀光局希望公部門關注,五月十三日母親節時整棟洋樓突然在一小時內被拆除殆盡。洋樓在地上躺成一堆瓦礫後,苗栗縣文化觀光局才公告將於兩天後進行文資現勘。

 

杉本音吉墓©陳坤毅。(翻攝自薰風第8期)

 

大坪與一墓©地下高雄。(翻攝自薰風第8期)

 

此外,還有宗教與墓葬類遺產的消逝。國定遺址臺東長濱文化代表八仙洞內,保留漢人民俗信仰廟宇文化的潮音洞,歷經日本時代曹洞宗佈教據點至戰後,是多元文化並存的經典案例。二〇一一年觀光局進行遺址公園規劃,二〇一五年臺東地方法院判決廟宇需拆除歸還國有地,經文化團體提報文化景觀,二〇一七年六月經文化處會勘,判定不具保存價值,十一月潮音洞神像拆遷。在高雄,日本時代開始發展的覆鼎金公墓,因市府變更為「雙湖森林」公園用地,萬餘座墓園遭遷葬及拆除,經文史團體請願搶救,僅杉本音吉、大坪與一及黃慶雲三座日式墓園獲市府承諾原地保存,全區皆未能獲得法定文化資產身份保障,反映出將墓葬視為鄰避設施抑或城市發展史蹟的觀念差距。

 

 

本篇完整內容,詳見薰風2018年 Vol.8

 

 

 

凌 宗魁

國立台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規劃師。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研究領域為建築史及文化資產保存。平時致力於文化資產與老建築的研究,並樂於分享所聞,啟發民眾對於文化資產的興趣,進而更加認識自己的家鄉歷史。著有《圖解台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紙上明治村》等書。

Recent Posts